回顾|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学术年会(上)

2017-02-21

  由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主办的 “立足本源  建筑未来”暨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于2017年1月10日在辽宁省大连召开,主会场设在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建筑师分会以“学术交流文化传播”为宗旨,今年年会的特邀主讲嘉宾为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常青院士,报告题目为“城乡建成遗产传承的理论及实践应用”。另外还邀请了省内在该方面有深度研究的七位嘉宾做了主题报告, 来自辽沈地区广大建筑师和高校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 以下为内容回顾(上篇)

     主题:“立足本源  建筑未来” —暨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  

  时间:2017年1月10日(上午)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伯川图书馆


范悦

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范悦教授

  范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理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隆冬时节,在我们美丽的滨城大连,各位从全胜各地来到国内知名学府大连理工大学参加由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主办的2016年度学术年会。今年会议的主题为“立足本源  建筑未来”。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建筑师分会对大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掌声)。

  2008年和2014年的年会也是在大连理工举办的。今天早上我特意关注了一下天气,托大家的福,今天的空气指数非常好,雾霾指数非常低,感谢各位带来非常好的天气。另外今天我们还请到非常重量级的嘉宾,稍后我会介绍(详见嘉宾名单)

  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沈阳建筑大学石铁矛校长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教授

  辽宁省住房与城乡建筑厅勘察设计监管处岳爱国处长

  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顾南宁秘书长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姜波总经理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苏晓丹经理

  建筑师分会理事长,辽宁省建筑大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洪礼总建筑师

  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建筑设计大师,沈阳建筑大学陈伯超教授

  建筑师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赵成忠总建筑师

  建筑师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建筑设计大师,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岩总建筑师

  建筑师分会常务理事,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王时原书记

  建筑师分会常务理事,沈阳建筑大学朱玲书记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陆伟教授

  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金承协教授

  我本人是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院长、教授、范悦。

  最后隆重介绍今年年会的重量级主讲嘉宾: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常青院士。

  参会今天年会的还有建筑师分会的各位理事,辽宁省内建筑师代表和建筑系师生代表。

  今天的会议是辽宁省本行业最顶尖的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主办。

  下面首先有请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沈阳建筑大学校长石铁矛教授致辞,大家欢迎!

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沈阳建筑大学校长石铁矛教授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沈阳建筑大学校长石铁矛教授

 石铁矛:

  尊敬的常青院士、宁校长及各位嘉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的年会。应该说今天高朋满座,学会看到了建筑师分会连续几年主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今天又迎来了2016年度的学术年会。我代表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向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也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

  学会以“学术交流,文化传播”为宗旨,特别是在行业里团结所有的会员们参加省里共同领导下的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相信本次会议会开拓我们的学术视野,加强我们的学术交流,特别是活跃学会的活动。刚才范院长已经说了,在大连理工的支持下,建筑师分会在这里已经召开过两次学会的学术会议。今年在这里再次召开2016年度年会,大连理工大学特别支持辽宁省的建筑学术活动。

  大家知道建筑师分会2013年主办过主题为“招传统建筑之魂,筑现代建筑之梦”的主题学术会议,当时邀请了张锦秋院士为我们做了“传统建筑空间艺术”的主题报告。也反映了当时建筑界讨论的热点问题。2014年主办了以“地域、民族、时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当时邀请的主讲嘉宾是香港著名的建筑师、许李严建筑事务所首席建筑师严迅奇先生,做了题为“文化重系”的主题报告。2015年召开了“关注气侯、关注环境”中法建筑文化交流活动,来自法国的AS建筑工作室、VP建筑事务所以及省内的建筑专家,共同沟通、研讨了建筑的环境。今年我们又请到了常青院士,在这里以“立足本源 建筑未来”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当然谈到本源,我想不过是源源本本,寻求初心。每个人都有“人之初”,建筑之初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同。我还记得我在30年前教同学什么是建筑的时候,大家还愿意以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实际上也是大家在探讨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的空间。当然我相信,今天常青院士会结合他多年的建筑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给大家谈谈自己更高层次的理解。

  大家知道常青院士率先提出了维持历史建筑旧貌与毁旧建新这样第三条道路,来保持城乡地区历史特征和多样性活力的适应性再生途径。实际上他在研究中国的古建筑及现代城市环境之间的结合,特别是立足历史,面向未来,提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特别是他的建筑设计实例中,可以看到既有本源又有未来。同时他的设计也频频获得国内和国际大奖,这也说明他在理论的探索和设计实践方面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我们知道,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大家都探讨过每个城市不同的路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不仅是学习历史,更希望历史的建筑和文化在城市永驻。所以今天的会议非常荣幸请常青院士给我们做主题报告。

  我想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不仅活跃学会自身的学术氛围,更希望推动辽宁省整体设计水平。这次会议也得到了大连理工大学大力支持,建筑学院做了精心的准备,感谢宁校长亲自光临。在此对大连理工大学特别表示感谢。最后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也祝各位嘉宾和朋友身体健康!谢谢各位!

  范悦:

  谢谢石理事长致辞。下面有请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教授致辞。

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教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教

  宁桂玲:

  先介绍一下自己,站在这里有点忐忑,我是一个外行,隔行如隔山。作为一个学化工的人为什么可以站在这里?因为理工大学有一个校领导联席单位,我联系了外语学院、建艺学院和对外教育学院,作为联席人,搞活动的时候,我得代表学校来参加会议。石校长在这儿说的内容,我感觉比较深,确实不懂。

  尊敬的常青院士、石校长,王总建筑师,各位代表、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由辽宁省土木学会建筑师分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2016年度的学会年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我谨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对各位大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也对建艺学院前期做的工作表示感谢!

  常青院士是从同济来的,今天大部分到会的是辽宁的大师,辽宁的发展与这些大师息息相关。但很多大师是从沈阳来的,不是大连本地的,所以希望大家对大连的建筑和规划给予指导。

  我替市长先介绍一下大连的情况(笑)。我经常陪着大连市长接待外宾,我在学校分管国际交流,经常陪着接待外国的访问团,会有简短的大连的介绍。大连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日本在大连注册的企业有3800家(按注册口径计算),后来又出来一个数据4600家,不知道是否剔除了退出的企业。台湾在大连注册的企业400多家,韩国在大连注册的企业超过1000家,还包括了美国、德国等企业,众多世界五百强在大连注册,大连还有免税贸易区,大连三面环海,一面背靠沈阳,大连理工大学就座落在大连这样的城市,学生3.9万1万左右的硕士生,4000左右博士生,1000名左右的博士生。所以3.9万的学生,3900是教职工,2.3万和2300,2.3万本科生,2300的专任教师。

  我分管财务,经常做财务分析,这几年大连理工大学的财务数据比同济大学落下来了,曾经都是二、三十亿,但现在同济大学年收入已经在40几亿,大连理工大学还在三十几亿左右。后来经数据分析发现大连理工大学每年科研收入七、八亿左右,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科研收入大概是在十几亿。差距这么大,是否因为大连理工大学的老师不努力或者水平比较差?接着分析发现大连理工大学得到的纵向资金(自然基金)的数量在绝对数排到了前十的位置。从强度上,大连理工大学绝对不差,但我们发现大连理工大学只有2300名可以申请项目的老师,数量有点少,这可能是一个根本的原因。所以这几年大连理工大学这几年的发展确实面临了瓶颈,高端人才也出现了“东北现象”,辽宁和东北一样是一个人口净流出的问题。所以大连理工大学面临着人才引进的问题,我想在这儿做个广告,在座这么多大师,愿意到大连理工大学来的,我们欢迎!

  大连理工大学有几个学科还是比较强,化工是全国前三,土木、水利基本是排前十、前五,我们的管理、力学、机械涨得非常快,力学一直在前五。最近上天的航天飞机,大连理工大学的几位教授就在现场,发动机和发射体系,都有大连理工大学的贡献。国外对大连理工大学的评价比国内的高一些,在工程类的大学里USNEWS给了一个排名,我们在其中排到了49位。

  建艺学院现在有104位教职工,教授、副教授占50-60%的比例。其中涵盖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前段时间跟校长讨论,一百多个人的学院要建几个学科,这关系到以后峰有多高,确实面临着挑战,这也需要在座的大师帮助指点江山,帮助建艺学院规划一下,看看我们的建艺学院如何发展。我知道这几年发展势头很好,比如2012年的评估中,在“老八校、新八校”排在第九位,这也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当然与像同济大学这样的兄弟院校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还要努力。

  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样的会议,也是对大连理工大学的提升和指导。建艺学院最近拿到了国家的重点项目,这也是大家给予指导的结果。今天会议的召开,给大连理工大学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希望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共同交流,对理工大学的发展给予支持。我在这里也代表学校表示,理工大学也愿意为会议提供应有的支持,为大家做好服务。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谢谢!

  范悦:

  感谢宁校长的鼓励、支持和鞭策。建艺学院一定要请到大师来给我们指导,欢迎大家加盟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天气比较好,雾霾指数相对比较低,这是一个重要的优势。(笑)

  在特邀嘉宾做主题报告之前首先请王洪礼理事长为我们做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16年工作报告。

建筑师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王洪礼建筑师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王洪礼

  王洪礼:

  首先感谢石理事长和宁校长的致辞。

  下面我代表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向在座的各位嘉宾、各位理事、老师、同学报告一下去年的工作和今年的工作计划。

  第一、在沈阳市委市政府、辽宁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由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主办的关注气候关注环境“中法建筑文化交流”暨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于2015年12月5日在辽宁沈阳如期召开,主会场设在沈阳建筑大学新宁科学会堂,同期在建筑博物馆举办“中法建筑文化展览”。建筑师分会以“学术交流 文化传播”为宗旨。会议恰逢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来自法国AS建筑工作室、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与辽沈地区的建筑专家就气候与环境这个全球都在关注的话题以建筑师的视角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沟通,此次会议也可视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分会场,来自辽沈地区以及全国各地广大建筑师和高校师生及政府、学会、协会有关部门代表共300余名出席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为法领馆、沈建大、AS、东北院、VP、五个单位赠送了文化传播纪念品;颁发了“建筑创作奖”;为陈伯超教授颁发了2015年度“终身成就奖”。会后参观了辽宁省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

  第二、召开了2016年的常务理事会,重点研究有关工作事宜。

  第三、评选了第三届“辽宁省优秀青年建筑师”,等一会儿还要为青年建筑师颁奖。照片是评奖情况,共有十位青年建筑师获得了优秀青年建筑师奖。10位优秀建筑师来自六个单位,有男有女,有设计院也有高校的,有国企也有民企的,面还是比较广。我们每两年评一次优秀青年建筑师,这是第三届。

  第四、评选了今年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刘泽生顾问总建筑师。

  第五、建筑师分会去年参加了很多学术活动,4月10日建筑师论坛邀请崔岩先生与建筑师们分享了近期的建筑实践;7月25日在沈阳建筑大学博物馆举办了德国北威州杰出建筑文化图片展;由沈阳建筑大学天作研究所完成的作品“盘锦城市文化展示馆”荣获2016WA(世界建筑杂志)城市贡献奖类入围奖;张伶伶教授在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做了主题报告;8月23日参加第十次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大会,我省建筑师分会有四位理士当选了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界常务理事:陈伯超、石铁矛、张伶伶和我本人(王洪礼);9月23日-24日协办了2016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子技术教学研讨会;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法库白鹤楼荣获首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奖”三等奖。

  第六、筹备今年的学术年会。今年学术年会主题的确定有几个背景: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67号

  鼓励建筑设计创作,完善招投标制度和专家评标制度,扩展建筑师执业服务范围,引导建筑师参与项目策划、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形成激励建筑师创作的政策环境。加大建筑师培养力度,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文化自信的建筑师队伍。倡导新型景观设计,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装饰设计水平。(这是67号文件中和建筑设计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

  这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发的“关于商请开展塑造城市建筑文化特色相关政策咨询的函”,这里提到几个问题都比较好,最主要的是为积极推动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管理工作,加强城市设计的管理,提升城市设计的特色,促进建筑文化发展,要商请开展如下工作。

  第一个是有关规范标准,有没有限制建筑师发展的。第二研究提出如何丰富住宅群体空间和特色城市议题。找出制造千城一面的主要原因,加强城市住宅管理和城市风貌管理的重要任务。第三研究提出如何提高建筑师话语权和责任意识,建筑师缺乏话语权导致建筑师成为建设单位、官员的画图匠,这影响了出精品创佳作,研究、制定提高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规划、施工以及后评估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责任意识的政策。第四研究提出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街区规划政策方法。国外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合理规划和预留公共空间。建议学习国外的案例和政策研究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和设计管理方法。12月12日我们收到这份通知,住建部已经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建筑师今后的责任会更大,执业服务范围会更广,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还有一个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旧城改造的推进,许多地方老城的大规模拆建,导致城市的历史随着拆迁而丧失,新建筑越建越多,城市却越来越单调乏味,缺乏文化认同感,地域归属感和时代认知感。

  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中,都会有相当数量的老建筑,其中会有一部分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称之为“历史建筑”,历史建筑不是文物,但属于广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种具有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的“历史建筑”不是新建筑所能代替的。因此我们应该很好的保护它利用它。

  在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中,还有不断生长的新建筑,在当今社会技术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如何将本地的文化精髓、生活感悟融入到创作中,回到建筑原点,汲取养分,激发灵感,让设计更贴近人的生活,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在精神审美层面得到愉悦的感觉。是广大建筑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本次年会的主题——“立足本源建筑未来”

  在大背景下讨论主题的时候,大家讨论了很多主题词:包括古建新生,继往开来;多元文化,城市公生;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建筑重生与城市更新;关注历史,回归本源。最终我们在所有的主题基础上集思广益,最后由范院长提出“立足本源,建筑未来”,得到与会常务理事一致认可。

  今年针对年会主题特邀请了主讲嘉宾常青院士,今天上午他将为大家作题为“城乡建成遗产传承的理论及实践应用”的主题报告。常青院士是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建筑学一级教授,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建筑遗产》学刊主编。兼任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副主任、常青专家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政协常委。2009年被评为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Hon. FAIA)。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长期主持同济大学建筑系工作(2003-2014年任系主任),从事建筑学新领域探索,拓展“历史环境再生”学科方向,领衔创办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出版专著四部、编著四部、参著五部,译著三部,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五项国家课题研究,主持和主创上海外滩源概念规划、外滩九号修复工程、杭州来氏家族聚落再生规划、台州海门老街修复工程、珠海梅溪陈氏家族聚落修复工程、日喀则桑珠孜宗宫修复与再生工程、洛阳涧西工业遗产区保护规划、海口骑楼老街修复与再生工程等项目的设计研究。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最高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两度),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两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瑞士首届赫尔希姆(Holcim)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唯一金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等奖项。

  今年学术年会还针对年会主题邀请了省内在该方面有所研究的七位嘉宾做交流,所以下午的报告也会非常精采。

  明天还安排了参观大连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大连铁路1896花园酒店两个项目。

  2017年工作计划:

  1、评选2017年建筑创作奖(10个)

  2、召开2017年常务理事会(常规工作及换届工作)

  3、召开2017年学术年会。初定今年10月,主题是“中德建筑文化交流”,拟邀请GMP、奥尔、HHP等设计公司。

  4、举行中德建筑文化展览

  承办辽宁省住建厅和土木建筑学会交办的各项任务,秉承“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的宗旨,坚持把学术交流放在重要的位置,理论交流与实践交流相结合,希望得到住建厅和土木建筑学会的指导与帮助,也希望得到广大理事单位的支持和配合。

  最后2017年年会沈阳再见!谢谢大家!

  范悦:

  谢谢王理事长做的2016年的工作报告。王总的报告内容丰富,年会的分会工作每年都是在王总的领导下和各位理事的配合支持下做了非常丰富的工作,希望2017年有更多更好的内容呈现给大家。

  下面颁发第三届“辽宁省优秀青年建筑师”奖。

  由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顾南宁秘书长宣读优秀青年建筑师获奖文件

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顾南宁秘书长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顾南宁秘书长

 顾南宁:

  (详见文件)

  1、左兆奇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刘一达  沈阳建筑大学

  3、刘正一  抚顺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4、刘博勇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5、刘亚峥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张修江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王  洋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8、李辰琦  沈阳建筑大学天作建筑研究院

  9、刘  征  沈阳新大陆建设设计有限公司

  10、陈天禄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范悦:

  祝贺各位获奖建筑师,希望大家再接再励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我们的年轻学子也像他们一样努力进取,将来成为优秀的青年建筑师。

  下面颁发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16年度“终身成就奖”,下面请王洪礼理事长致颁奖词。

  王洪礼:

  我代表建筑师分会宣读一下颁奖辞,关于授予刘泽生“终身成就奖”的决定。刘泽生,男,1939年04月10日出生,1962年07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62年10月20日至今在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制图员、设计员、设计组长、主任建筑师、副总建筑师、常务副总建筑师。1999年退休任顾问总建筑师至今。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评选为中国建筑总公司先进工作者;2007年获中国建筑总公司功勋员工称号;2008年获辽宁省工程设计荣誉大师称号。五十年来主持完成工业及民用建筑设计工程项目数十项,曾获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中国建筑总公司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辽宁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沈阳是“沈城十佳建筑设计匠心杯奖”。

  获得功勋员工。

  主要代表作品(含主持和审定作品)辽宁省科技馆(1976年)、五里河体育场(1989年)、深圳白沙岭大厦(1990年)、沈阳九     一八纪念馆(1991年)、鞍山国际大酒店(1992年)、东北电力负荷预测中心(1993年)、天津云顶花园(1996年、200米超高层钢结构)、中兴沈阳商业大厦(1998年)、深圳会展中心(2005年)、沈阳桃仙机场T3航站楼(2012年)。刘泽生在建筑节能、消防和构造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为辽宁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基于上述的成就和贡献,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决定授予刘泽生“终身成就奖”。

 范悦:

  下面请王洪礼理事长和陈伯超副理事长为获奖者颁奖。请赵成中总建筑师代为领奖并转达获奖感言。

  赵成中:

  我代表刘总发表一下致谢,刘总特地从上海传来致谢信。

  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各位领导、各位同行,首先向大家问好。得知建筑师分会授予我终身成就奖,十分高兴。但因为近来身体多病,行动不便,不能参加大会,感到十分遗憾,也很抱歉。自上世纪60年代初,分配到辽宁沈阳,与大家同甘共苦50余年。成为在这片黑土地上开拓、耕耘的大军中的一员,我感到这是毕生的荣幸。

  感谢多年来老一代建筑师对我的培养和教导,感谢肩负重任的青年、中年建筑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青年建筑师对我的信任和尊重。我仅在专业技术上完成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没有出过明显的错误,但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成就,因此接受这项终身成就奖感到惭愧,我认为这是大家对我多年来辛苦工作的肯定与回报。

  为此再次感谢大家的盛情与美意,我将永远牢记与大家共同工作的美好时光,我的心永远和大家在一起,我想念大家。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给大家带去美好的祝愿!

  刘泽生于上海。

  范悦:

  谢谢刘泽生总建筑师,也谢谢赵总代为转达获奖感言。

  下面有请特邀嘉宾常青院士做主题报告。常青院士是我非常尊敬的学长,曾经有过比较亲密的接触。感谢常青院士对大连理工大学长期的支持和指导。

  下面请常青院士为我们做报告,题目是“城乡建成遗产传承的理论及实践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

 常青:

  谢谢主持人!各位学长、学友、同仁、同道早上好!很荣幸今天可以参加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谈不上报告,只是谈些个人体会与大家交流,题目是“城乡建成遗产传承的理论及实践应用。”

  大家应该听说过库哈斯(Rem Koolhaas)10多年前就曾提出的,“建筑学若不变革可能存在不到2050年”的警告。这话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但也绝不是随便忽悠的,虽然他常常只是拿他所擅长的大都会发展为背景说事。古老的建筑学在当代社会超乎寻常的发展需求下,确实面临着学科危机,因而他提醒建筑界思考这个行道的未来命运与走向。我想一门学科如果可以发展,必定有自己基本的东西,在万千的变化中如果可以生存,不被淘汰掉,绝对有其相对不变的特质。比如,尽管量子力学很神奇,开辟了未知领域,但牛顿力学依然是经验世界的经典,不可能被淘汰掉。建筑学是否有生存危机,或者会被新兴学科所取代?这也涉及到建筑学的基础和本源问题,我想也就是贵会这次年会主题的寓意所在吧。

  最近《世界建筑》“改变建筑六十秒”栏目邀我讲了“原型与原创”这个命题,就一分钟,但正好点到了今天讲座的主题。实际上,很多建筑师团队、事务所的名称都与此相关,比如,“本土”、“风土”、“土人”,又比如“原创”、“原作”、“天作”……等等,都与“本源”相关,说明大家都很在意这个理念,不是今天才开始讲,而是长期以来一直都非常关注。实际上,所谓“本源”一定和“遗产”有关,所以我在这里就具体讲讲“遗产传承”的问题。

  一、建成遗产(uilt heritage)

  建成遗产(uilt heritag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常使用的一个词汇,包括了建筑、城市和景观遗产。将“建成遗产”概念延展开来,其另一种表述方式就是“历史环境”(historic invironment),即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城乡建成区,比如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和乡村中的传统聚落,它们是集聚的建成遗产,与特定地景要素一起构成了历史场所。据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保护名录迄今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被认定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29座,“历史文化名镇”252个,“历史文化名村”276个,级别略低的“传统村落”4153个,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这是目前国家层面的清单,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下从略。而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已有50项,位列世界第二。这样的建成遗产清单对建筑的学界、业界意义何在?

  齐康先生常谈及建筑的“六字箴言”-“传承”、“转化”、“创新”,记得前年他打电话特别问我近来有没有琢磨这六个字,我说是的,还加了“保护”,变成了“保护”、“传承”、“转化”、“创新”八字。我甚至认为,建筑学本体最要紧的其实是两个东西,一个是遗产,涉及保护和传承;一个是创造,重在转化与更新。二者构成建筑学核心任务的一体两面。2001年UNESCO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强调创造源于遗产,倡导要保护创造的多样性和保护遗产的多样性,认为二者缺一不可。

  随着新时期以来,第二次大规模城镇化高潮的到来,必然对城乡建成遗产造成很大冲击,因而不但是专业领域,国家层面对保护遗产都有紧迫感,最近北京传来的部委文件中出现“景观修复”、“城市修补”等新提法,并涉及了“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强调要留住“乡愁”(其载体正是乡村建成遗产)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顺带提一下,“保护”(conservation)并不能与“保存”(preservation)简单划等号,“保存”主要指原封不动的保留,而我这里说的“保护”是广义的,包括了历史环境中的“保存”、“修复”、“翻建”、“加建”、“复建”、“再生”等方面,以及其他因遗产对象不同而实施的各种不同干预策略。但对建成遗产及其历史环境而言,无论是“保护”还是“保存”,“传承”还是“转化”,甚至于“创新”,都绕不开对原型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二、原型与传承

  1、原型与新古典

  早在18世纪后期,法国新古典主义理论家德.昆西(Q.de Quincy)就提出了类型学理论的雏形。从原型意义上,他认为,人类建筑存在三种类型(type),一是古希腊的木屋,二是古埃及的洞窟、三是中国古代的帐幕,分别与特定的农耕和游牧生活形态及其环境条件相适应。当然这种理论还比较简单,比如中国古代不可能只有帐幕类型,也有自己的木屋原型和洞窟类型等。这大概是因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伊斯兰世界多用帐幕,而来自远东悬垂状的大屋顶图像,也使他产生了对游牧民族帐幕的联想。但德.昆西的联想也不无道理,木构大屋顶与帐幕在构架和轮廓方面的类似性并非偶然,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多次的南北对峙和交融,使二者在建筑类型上也具有某种潜意识关联,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或许二者间确曾存在过一种无法直接证明的原型互涵现象吧。

  其实建筑原型并不深奥。打开宋《营造法式》看详,第一段话便引《周官.考工记》等文献说:“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悬,衡者中水”,“方五斜七,周三径一”,这是指建筑平、直、方、圆的工程制图原理和施工过程,一上来就触及了建筑最初始的几何构成,这也是一切原型形成的技术本源。从物返回到人,人体伸展比例与这个几何构成竟是相契合的,达.芬奇所绘“维特鲁威人”就是在表达这一点。再如基督教文化的第一符号是十字,而十字隐喻着耶稣的身体,教堂平面和空间的原型均与之相关。由单个钟塔到双子塔楼,双竖轴哥特式构图原型对后来的建筑形态影响至深,以致在现代建筑师作品中仍反复出现,如菲利普.约翰逊、彼得.卒姆托、丹下健三、贝聿铭等普利茨克奖获得者们,都从这种构图原型中获得过灵感。

  中西建筑的远古原型大都以木为材,如希腊的神庙和中国的殿宇最初都是木结构。由于西方的人、神系统是分离的,神权高于君权。西方宗教建筑的神庙、教堂均为纵轴线,主入口在侧向的山面,这是为了追求纵深方向上摄人心魄的神圣空间震撼力。这些建筑后来都发展成了仿木的砖石结构,也是追求神性的永恒观念使然。而西方世俗的建筑则多以横轴为主轴线,典型的如巴西利卡平面形制。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人、神系统是互映或反转的关系,君权总是控制着神权,两个系统从未实质分离。这就使中国古代的宗教高度世俗化,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世俗建筑,追求永恒从未主导过建筑象征系统,因而中国建筑无论是哪种功用类型,均以横轴为主轴线形成正立面和主入口,类似于西方的巴西利卡。也就是说,既无追求永恒的观念,建筑的材料和结构也就大都未从木构转向砖石结构,因而中西古代建筑的原型转化存在着巨大差异。

  虽然早在20世纪初,勒.柯布西埃就提出了现代建筑框架结构体系的祖型-“多米诺体系”,但这也是从上两个世纪新古典主义建筑思想家的原型学说那里转化、演绎来的,如18世纪洛基耶神甫(Marc-Antoine Laugier)的坡顶木屋原型说、19世纪桑佩尔(Gottfried Semper)的建筑四要素说,都对古代建筑原型做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当代建筑从本体上要产生任何革命性突破,都绕不开这种对建筑结构体系的原型分析。即使今天的数字技术超越了形体和空间想象的生成极限,也需要证明,基于生活形态演变的原型异化,是一个合理的进化过程。

  中国逾一百年来的新建筑仿古,作为传承历史遗产的一种方式,在取向和方法上类似于西方二百多年间的新古典建筑(Neo-Classic Architecture)。这种仿古新建筑如今还能不能继续发扬光大?比如西安的新唐风建筑,以气势恢弘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为代表,可说是中国新古典的传世经典。西安的新唐风建筑既铺天盖地,便良莠不齐,但名声在外,整体上获得了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文化身份。于是其他古都也跃跃欲试,纷纷要搞新宋风、新明风、新某风,不一而足,趋之若鹜,刻意要把早已古风不再的城市形态,选择性地重新历史风格化。个人观点,历史总体上说是回不去的,因为历史形式与当代生活经验及审美体验并不相合,实际上距离愈来愈远了。因此,为一座城市进行风格定位,应从经济、社会、文化的实际出发,围绕着历史原型,慎对拆旧建新,弄清楚哪些必须保留,哪些需要再现,哪些应当转化,哪些有待更新。总之,西安的新唐风模式其实是个难以复制的特例,这也正是其生命力和价值所在。而对绝大多数城市而言,既自然、又有序的拼贴式生长,要比整齐划一的历史风格化更具生命力。

  2、原型与类似性

  然而上述这些说法,都不过是以往从建筑形态与生活形态的关系上讲原型的。20世纪上半叶,关于建筑原型的探讨受到了心理学对心灵原型探讨的强烈影响。这里我们应该感谢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超凡思想,他提出心灵最深层的原型是本能的“集体无意识”,即所谓“原型意象”(archetypal image),这不是由后天习得,而是参杂了先天的遗传。英国当代行为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认为人类的天性、习惯和秉性之所以会代代相传,取决于“复制”(replicator)的作用,这种“复制”包含两个方面:先天的基因遗传和后天的“迷因”(meme)模仿。这可看作对心灵原型说的一种补充。而“原型意象”这一概念被用于社会行为时就可对应于“集体记忆”。在A.罗西(Aldo Rossi)的“建筑类型学”理论中,所谓“城市集体记忆”,指的就是城市历史建成物(artifacts),包括建筑物、街道、广场等城市空间要素的各种类型,反映了社会普适经验和集体无意识中被认同的各类意象,蕴含着具有“类似性”特征的各种原型,这些原型承载着城市特有的历史身份,传承着城市的精神遗产。

  我30多年前读研时,就渴望在原著中了解西方建筑界对古今关系到底真正在想些什么,醉心于用不咋地的英文水平,去翻译那些艰涩难懂的西方建筑理论书籍。当时翻过一本《现代建筑之后》(After Modern Architecture),作者是意大利威尼斯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波罗.帕托盖西(Paolo Portoghesi)。大家都知道20世纪初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了终结新古典,开创新未来,决意同历史作切割,引领了现代主义建筑几何化的机器美学     潮流。到了60年代,后现代时期开端,以R.文丘里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建筑师又想借助原型颠覆现代主义,于是推出了古典元素与当代句法相混交的“现代古典”(Modern Classic,文丘里语,他坚拒“后现代古典”Post-Modern-Classic的标签),欧洲的建筑类型学与之属同一范畴。这成为帕托盖西著这本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书的结尾有一段话给我印象深刻,说现代建筑失去了原型,现在要找回来,但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以“幻象”(illusion)的形式再现,号称唯此方可恢复历史记忆。作者的本意大约是,原型再现要经过变形重构,而不是重复历史的原样。然而,以“幻象”形式再现的原型,需要理解其空间性和时间性。

  从空间性看,原型再现一定得是在地的,设计一座建筑,如果脱离特定的环境气候和文化习俗背景,一般而言是站不住脚的。F.L.莱特在《道德经》“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形体-空间关系寓言中,读出了建筑空间的本质,并将东方建筑向环境舒展远挑的屋檐原型,融入了他的那些根植于环境的建筑经典,如西塔里埃森沙漠绿洲上的草原别墅,以及匹兹堡山溪边崖上的流水别墅。因而莱特说,所谓“好建筑”,就是那些融入环境,能让你产生“此地人”(native feeling)感受的建筑,这一点他真的做到了。

  从时间性看,原型的再现不是重复以往,而是重构未来,用路易斯.康的话来说,就是“未来源自融化了的过去”,这是后现代关于原型的一个基本思想,即思考原型并不是要仿造过去的形式,而是要消其旧形,存其意象。他为洛杉矶做的Salk研究中心,两组清水混凝土建筑并没有搬用古典建筑元素或符号,所夹的室外空间也并没有模仿传统广场的纪念性,但在空间态势上却依然形成了很强烈的仪式感,轴线上笔直的水体在透视感觉上通向地平线和天空,真有点流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味。所以尽管路易斯.康的文字和设计被认为非常晦涩,但他确实是想以现代方式,找回现代建筑所丢弃的秩序感,所去掉的“魅”(enchantment)或“灵光”(aura)。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再现了建筑的原型。

  东方建筑原型变迁的一个典型例子,是起源于印度的窣堵坡(tupa)。佛塔中的窣堵坡是佛教建筑最基本的原型,本质上是形成右旋绕塔(佛)礼拜的“支提”仪式空间(caitya)。经过犍陀罗楼阁式和北印度希呵罗中空塔庙的东传及转型,与中国楼阁混交,形成了逐层直线收分的楼阁式塔及抛物线轮廓的密檐塔。上海金茂大厦的耸然造型,一望便知SOM的设计者研究了塔的原型。向上收分的塔体和塔檐都是佛塔原型的Art Deco式表达;内部55层以上为33层的凯悦大酒店,以曲线收分的圆锥状钟庭,明显传递着中空密檐塔的原型意味。尽管年轻建筑师大都认为,这座建筑对原型的类似性表达有些直白了,但建筑圈外的公众大多认同这个,觉着看上去很经典。

  由于民族与宗教原因,在边疆地区设计少数民族风格建筑时,也常常会遇到建筑原型问题。我多年前在新疆库车做过一个龟兹民俗文化馆的设计方案,就是避开宗教文化的争议,回到新疆古来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共同的方底穹顶原型。下部基座切去一角,分为主次两个体部,上部穹顶亦一分为二,将之推向两个体部的转角,再于重点部位点缀几何化的伊斯兰钟乳拱装饰,博物馆的形体空间构思就此确定。由于同济设计院未能做到施工图,后面的建成效果就无法控制了。

  3、原型与异化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到了库哈斯这一代,干脆宣称应当消解所有的过去。在库哈斯的成名作《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一书中,他认为资本所支配的大都会空间,必定会大幅扩张和巨构化(mega city),以应对城市“拥挤文化”的社会现实。在他看来,巨构建筑的形式是否照应往昔已不重要,遗产已碎片化,历史难于延续,文脉无从保留,地域差异必将消失,趋同的普适化(generic)不可避免,只有一往无前地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才是唯一出路。这些观点无疑都是以纽约这样的大都会为现实背景提出的,不知不觉中却被泛化成了具普遍性的城市理论,在当代建筑中俨然成了主导的价值观,拥有了全球性的话语霸权。就以北京的CCTV大楼为例,这座巨构建筑虽霸气十足,却形影相吊,说明只是个特例,达到了库哈斯鹤立鸡群的目的。但实际上,资源的有限性和习惯的延续性,决定了库哈斯的说法在可望的将来,难以具有可推而广之的普遍性。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大家知道他与艾森曼这些人的建筑思想有交集,于是很多人产生误解,以为解构就是把已有结构拆散的意思。但仔细看看德里达的本意,那是说“解构的目的,并非是把某种作为传统和文化灵魂的哲学体系拆成碎块,而是要挑战和消除哲学传统中那些犹如拱券锁石般的正统观念”。在谈及建筑时他指出,“建筑学需要解构的并非建筑本体,而是那种把在哲学上取得权威地位的建筑思想具象化的企图”。今天“解构建筑”热潮已退,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概念原创者的意思被曲解了。

  当代与数字技术相伴随的异形建筑,往往是实验建筑师追求奇思妙想的产物,其中塑性的形体空间可看作数字时代“高迪的归来”,其原型可能与仿生像物有关。几年前长沙梅溪湖文化中心方案竞标时,我把票投给了扎哈.哈迪德那个荷花绽放般的塑性建筑方案,但当时没中,拿到标的方案像几个夸张过了头的机器人组合,设计逻辑不太清晰,一看就属于过度设计,且造价会离谱的那一类。未料两个月后我接到长沙竞赛组织者告知电话,最终实施方案还是决定用扎哈的,大概是因为她的流线型设计更贴合地形,秩序感也比较强,而且造价可控。2015年我去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羚羊谷,看到那些水流冲刷出来的流线型砂岩形体,简直就是鬼斧神工,即刻便联想到了扎哈的那些流线型设计,感叹大自然所赋予的这种奇观,真像是塑性建筑的天然原型啊。

  由此,从新古典到今天,建筑原型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三种取向:其一,新古典风格化原型,寻求形式再现(representation);其二,现代古典结构化原型,寻求意象类似(analogy);第三,现代原创解构化原型,寻求陌生反差(contrast)。然而就历史环境而言,对于第三点,这种激进而晦涩的设计观,真的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么?传承与创新真的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么?起码,未来的不确定性,正说明了存在着多样性创造的可能性,再现和反差的建筑取向在可望的将来都会不同程度存在,而且都不可能脱离原型而生就。这是因为,对原型的记忆和传承,是人性的一种特质,而且与身份认同密切关联,这种特质必定会演变,但绝不会消失。至于我国建筑界的一些问题,多出自在学习和模仿西方“原创”的同时,很少琢磨其与原型之间的内在关联。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人类活动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的,归纳法有效,符合因果律,但是非进化的;文化属性的,归纳法无效,不合因果律,但却是进化的。历史环境的演化不是单向的新陈代谢,而是多向的新旧拼贴,这既是科林.罗的思想,又与司空图、梁启超等的思想在逻辑上暗合。我这样演绎梁先生观点:传统建筑中顺应自然的选址,因地制宜的布局,被动式利用资源等等,就是自然属性的方面,这些传统“低技术”所蕴含的高智慧古今不变,不属进化范畴,比如对今天广泛关注的绿色建筑,这些“低技术”就是古为今用的好东西。而在文化属性方面,如习俗、功能、形式、风格这些东西,在新建筑发展中一定会变化,属进化范畴。上述历史环境中原型问题的三种取向,都涉及到了建筑文化属性方面的进化。

  三、城市进化与遗产处置

  1、并置与拼贴

  刘易斯.芒福德是一位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他的《城市文化》是比《城市发展史》更早的一部名著。书中指出,城市遗产是死亡的东西,那么城市要恢复生机就唯有更新和再生。但他坚决反对大拆大建,强烈呼吁不可再重蹈19世纪欧洲激进城市改造的覆辙,并且要“复兴被机器文明荡涤掉的那些符合人性需求的古代城市活动和价值”。那么,怎样才是城市进化中适度的更新与再生?

  对此,19世纪最富盛名的法国建筑师勒.杜克(Viollet-le-Duc),在当时条件下,以他的理论与实践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被概括为“不为保存而保护,但为再现而修复”。在勒.杜克看来,既然旧巴黎的建筑要么破败不堪,要么尚未完善,那何不通过修复,与中世纪的伟大建筑师们隔空对话,存旧续新,再续创举呢。事实上,经他重修的巴黎圣母院,增加了钟塔,修复和完善了教堂的形体和细部,使其比之前确实更加壮丽雄伟了。因此他也遭到了保护主义者的诟病,被贴上了略带贬义的“风格性修复”标签,认为破坏了遗产的原真。

  对于存旧和续新,勒.柯布西耶和莱特在20世纪前期先后提出,作为城市遗产的历史中心区应与新建区隔离开,类似于今天的划分历史保护区。当代伦敦的码头新建区和巴黎拉德方斯大门外的新建区,都尝试实践了这种与历史城区相互分离,新旧并置的规划理念。

  20世纪后半叶,英国的科林.罗(Collin Rowe)出版了划时代的《拼贴城市》(collage  city)一书,提出人作为历史的范畴,具有文化记忆的属性,这决定了城市演化应是连续的拼贴,而非断裂的更始,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城市集体记忆和意象原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城市更新不是追求焕然一新,而应是不同时期建成区的“新旧拼贴”。这种“拼贴城市”的思想,与中国唐朝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纤秾》中的一段话:“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有着某种殊途同归的意味。

  2、中国同心圆

  上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使中国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耕时代的古城完整保留下来的极少,有关文化古都的巨变更是争议不断。一般认为,建成遗产问题扩大到城市尺度,最重要的是城市结构问题。新华社记者王军因北京城变迁的《城记》一书而成名,其中讨论50年代提出的“梁陈方案”,成了各界都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个方案主张把北京城整体保存,新的行政中心在城外西侧从头建设,新旧城区以宽大的绿化带相隔离。这个典型的新区和旧区相分离的城市并置结构,显然是从西方带入的,然而在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最后采用的仍是遵循中国传统古都格局的同心圆结构,也就是现在北京从二环到七环的城市规划格局。我在2014年《建筑师》杂志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谈了一些想法,其中剖析了一张北京城现状的图片:从西三环看东三环,整个北京城由高耸到平坦,就像一个大峡谷,最低的地方是金黄色的故宫,就是西方说的历史中心;外面一圈是拆了城墙的绿化带,二环道路和地铁都绕行于这一圈;再外一圈就是遍布着高层的三环区域,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就在西三环上,显得格外巨构。这种整体上的同心圆结构,是否为中国都城结构进化的必然结果?带来的问题是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题外话。

  再仔细观察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这是内城正阳门到故宫天安门之间中轴线两侧的历史环境,从宫前千步廊和六部所在地块变迁而来。这里最重要的建筑-人民大会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从建筑原型看,都没有用梁思成建议的“中而新”的大屋顶新古典风格。实际上,在一个国家的首都,形式跟从政治是不言而喻的。天   安门广场的格局和风格趋向没有走中式新古典路线,一个重要原因是毛    泽东主席反感新建筑用大屋顶,而周恩     来总理的一句“古今中外皆为我用”,对选用西式新古典风格起了关键作用,当然其中也加入了一些屋檐琉璃瓦等中国元素。一直到后来毛      主席纪念堂,这种西式新古典与老故宫在风格上完全是分开的,倒是有点儿拼贴的意味。今天看来,北京所代表的中国古城的现代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19世纪巴黎奥斯曼计划的东方翻版,区别仅在于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技术、品质和风格差异。

 3、几个实践案例

  为了传承与转化,先得保护与再生,因为保护虽不是目的,但却是个大前提。同济大学14年前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10周年时出过一本初步总结性的书,书名就叫《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学》。书里有一幅学科构成及专业作为的系统图,从信息采集处理,到状态评估和价值评估,再到结构加固和面材修复,最后是再生设计方法,涉及跨学科专业的文化、法律、技术、设计、管理等各个层面,针对官式建筑、风土建筑和西方影响下的近现代建筑三大遗产类型。如果把建成遗产看作老迈多恙的肌体,这个专业就像是在培养懂诊断、诊治的医生。我们学院从事建成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与教学的成员就有30多位,并有材料学专家主持的历史建筑材料病理研究中心,在土木工程学院还有结构监测、安检和加固技术中心。显然,其中的“骨科”(结构维护)和“皮肤科”(面材修复)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10多年前,我主持的杭州来氏聚落再生规划设计得了瑞士首届Holcim可持续建筑国际金奖,不少人感到好奇,这么老旧的村落保护规划,怎么可能获得国际建筑金奖?其实这是设计的价值观问题,来自亚太10个国家和地区的评委大多认为,这个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建成环境的新旧共生很重要。规划设计的核心是要通过“保持地脉、延续地志、保留地标”,在把山水地貌和望族聚落的核心作为一个整体保留下来的同时,对其协调区进行必要的更新,并有机编织到新的城市肌理之中。这个规划虽然直到最近才准备付诸实施,但10多年前已将来氏聚落升格为杭州市十大历史街区之一,避免了被拆除开发的厄运。

  接着我又主持了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宫”复原工程,包括残留废墟保存、整体复原设计和内部宗山博物馆设计三部分内容,前后历时6载,期间同济设计团队先后10余次上青藏高原,从踏勘、调研、设计到施工配合,在藏族工匠的参与下,整个工程传承了当地包括“边马墙”、“阿尕土”、“手拨纹”在内的传统经典建造工艺,竣工后不但再现了日喀则的城市历史天际线,而且恢复了当地人民对这一历史地标的集体记忆,在其内部建成了西藏第二个正规的历史博物馆。这个项目前年得了亚洲建筑师协会的年度建筑金奖,同样是在价值观和理念、方法上得到了国际认可。

  宁波的月湖西区是老城保留下来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但2011年因不当的土地挂牌出让,使街区北片除了几栋挂牌保护建筑外被拆除殆尽,这种对历史街区结构和肌理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由于惊动了中央部门,问责令下来,给当地政府部门造成了巨大压力,便邀请同济规划和建筑团队出马亡羊补牢。我们到现场一看,拆下来的木料还在,存在大部恢复、局部新建的可能,是典型的“城市修补”工程。于是重做了保护规划,首先原地复建被拆建筑,恢复街区空间结构和肌理。在濒临城市干道中山路的街区边缘,混合徽式马头墙和吴式观音兜山墙面的“屠氏别业”,因低质的当代临街商业建筑拆除,而裸露在城市空间界面上。我们为此做了两个修补方案。其一为广场方案,屠氏别业两侧的新建筑用老建筑的清水砖墙“面料”,二者天际线轮廓新平旧仄,形成互涵的对比关系,既有类似性特点又有反差关系。其二为内庭方案,沿着中山路做出新建筑,补上城市界面,与屠氏别业围合成内庭院。结果广场方案以一票优势被付诸实施。

  海口的骑楼老街区在沉寂了多年后重又成为了城市的一个热点。我25年前率队来此测绘骑楼建筑,7年前回来主持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五条街中有两条街已经竣工开街,其余也在进行中。这是另一类的城市修补工程。修复前,街区内虽基基本完整,但很破败;街区外缘,面对海淀溪,濒临城市干道长堤路的一侧,鱼龙混杂,大部分建筑已经过了低质化改造,但仍保留着少量的骑楼建筑。从历史和现状出发,我们对街区内的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等做了街廓修复和街景整饬设计,通过大量取样分析,恢复了骑楼巴洛克街廓立面一楼一色的历史风貌;对骑楼外滩-长堤路的低质建筑做了拆除,凡是老骑楼都保留下来,补上去的建筑不做仿古骑楼,而是设计新骑楼,以新衬旧,与古为新,通过原型分析对下部骑廊、上部山花风洞等均有意向类似的再现。

  结束语

  以保护为前提的建成遗产传承与再生,已超越一般的建筑学理论与实践范畴,需要在价值观、法律法规、公共关系、经济运作、规划和设计策略诸方面作复杂的比例权衡,以原则制约策略,以策略实践原则,从而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良性交织,管控变化,合理进化,迈向“新旧共生,和而不同”。

  谢谢大家!

  范悦:

  谢谢常青老师的精彩报告,稍后还有时间做互动。常青老师从库尔哈斯的预言“建筑学是否还可以存在到2050年”的话题出发,引出对建成环境、包括遗产、创新、原型及其演变等方面的深刻阐释,尤其提到了今天如何做。比如遗产再生方面做了很多精彩的实践工作。提到再生,最近大连理工大学做了一个国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一个重点项目,关于既有住区建筑的改造,希望将来常青老师在这方面多指导。常青老师的报告直面了当代建筑市场和建筑学的一些困境。东北现在经济比较箫条,也给出了很多可以打开困境的启示。

  机会难得,在座的嘉宾、建筑师和同学可以跟常青老师互动。

  问题1:常老师你好,我有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我在写博士论文,也看了您的研究所的研究,包括您的博士的研究方向,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您指导的博士论文在国家图书馆找不到,是否出了书,从什么渠道可以获得?

  常青:东南大学出版社的《建筑.城市.景观博士文库》入选率是25%,,我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有10本左右被他们选中。此外我还主编了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也出了近10本,在各种图书检索系统都应可以查到。需要我帮助找什么书可随时告知。

  问题:我是理工的博士生,也是青年老师,从事近代城市遗产的保护,现在的历史建筑和城市遗产一套是文保体系,一套是地方法规体系,在实际保护中,在制度的融合和互动机制上,是否会形成更好的机制?

  常青:这是一全国性的体制问题。比如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把重要的建筑遗产称作monument,英美体系则叫historic building,二者都属于国家和地方保护的建成遗产。我国把建成遗产分为国家文物保护法管的“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和地方保护法规管的“历史建筑”两大类,前者明显比后者身份要高,但许多建筑同时拥有两种身份,有的虽然属历史建筑,但比起文物建筑一点也不差。这种名份差异既不甚合理,也不太利于统一管理。台湾出台的《文化资产保存法》把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纳入一个法规管理系统,这是值得参考借鉴的。

  现在一搞全国文物普查,各地就争相扩大保护清单,有的甚至把有纪念价值的一、两栋住宅楼所在的普通家属院都申请成了国家级文物,以致造成对这些功能、结构都有问题的50年代简易楼房无法进行必要的更新与活化,等于作茧自缚了;有的把大片旧住宅楼挂上历史建筑的牌子,过一段为了开发又违反保护法规予以拆除重建,以致模糊了保护与破坏的界限。随着良莠不齐的保护清单一再翻番扩大,真正需要保护的对象反而会降低保护力度,因为保护要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难以承受遗产清单无限扩大化的消耗。这让我想到英国学者写的一本书,可以推荐给大家,书名叫《遗产十  字军与变质的历史》。大意是说遗产被泛化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趋利目的的遗产认定泛滥成灾,为了抬升各种名目的“遗产价值”,甚至公然虚构或编造历史。这是对遗产无限扩大化的辛辣嘲讽,而这种现象如今在我国也是大行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

  问题2:我是设计师,您还同时从事教育工作,对学生和年轻的设计师,在学习成长中有没有一些建议?

  常  青:学习固然很重要,但能力培养更重要,包括理论能力的提升。不少人实际能力很强,但是不善于表达,总是抱怨人微言轻,话语权被抢走。其实信息时代资历深浅已不那么重要,关键是思想、理论和表达力决定话语权大小,向专业高端发展,你的业务能力和理论能力必须双强。学建筑一说理论能力就想到书呆子和钻牛角尖,其实上帝有时候就在牛角尖里,但你钻进去还得能走出来,你得善于接通内外,融通理论与实践,这是我从做学生到工作以来的学习体会。比如建成遗产及历史环境的精髓如何传承,以及原型与原创的关系,我也是琢磨了多年才悟出一二来。

  问题3: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大的态势是什么,未来的趋势会是什么样的?

  常青:今天从国家领导人到地方政府都在呼吁保护遗产,很有紧迫感。缘由很显然,因为意识到这是国家和地方历史身份的见证,是“乡愁”的载体,而值得保留的各地建成遗产愈来愈少,绝对不能再大拆大建了。然而保护不可能阻止变化,而是要管控变化。怎么管控?上海15年前就出台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这样的地方法规,对各地城市均有影响。杭州曾经在旧城改造中拆掉了许多老街区、老房子,后来规定50年以上的建筑不得再拆,因为留下来的太少了,很一般的老建筑都成了宝贝。不久前上海市府也下令停止拆除50年以上的老建筑,要求统统留下来鉴别价值和身份,不这样做似乎不足以表达管控变化和守护遗产的决心。最近同济的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放声疾呼:“建筑遗产至今仍然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因为在他看来,推进城市更新与保护建成遗产的矛盾仍然处于胶着状态,甚至更为尖锐。即便这样,我仍认为未来还是乐观的,因为全社会都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现在国际上已在讨论遗产不仅要保护和传承,更要成为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源,所幸国内也已在思考和实践这一愿景了。

 范悦:

  非常感谢。下面请王洪礼理事长上台向常青院士赠送纪念品。

王洪礼理事长向常青院士赠送了本次文化交流活动纪念品王洪礼理事长向常青院士赠送本次文化交流活动纪念品

 王洪礼:

  赠送纪念品之前按惯例先介绍一下纪念品的寓意,刚刚常院士为我们做了非常精采的报告。常院士今天的报告是为了我们“立足本源、建筑未来”主题精心准备的。我们每年的主题报告都是在“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的宗旨下带领我们进行了一次次文化之旅,而且是一脉相承,坚持了九年,还会延续下去的。这个纪念品也是建筑师分会的原创,也是独特的。这个纪念品是在九公分立方体的水晶体内用电脑激光雕刻出了沈阳故宫大政殿。既象征着传统又象征着现代,跟我们立足本源,建筑未来的文化传承是非常契合的。数字九代表着无限,纯净的水晶代表无限的空间,在建筑文化的传承当中,可以很好的阐释我们的理念。另外纪念品尺度适宜,又没有包装。就是希望嘉宾拿回去后摆在办公桌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而且这个纪念品可以当镇纸用,镇纸一般需要两块,所以希望常院士今后有机会再来辽宁为我们传播文化,有两块就圆满了。

  纪念品内正面雕刻着“赠常青文化传播纪念2016大连”,背面雕刻着“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纪念品。

  常青:非常感谢!

  我也把由同济大学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办的创意杂志《建筑遗产》2016年创刊,一年四期,从创刊号到四期送给您。

  王洪礼:我代表建筑师分会表示感谢。

  常青:我也在这儿做个广告,希望大家订阅。(笑)

 范悦:

  谢谢常青老师。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今天上午的环节到此结束,“立足本源 建筑未来”主题学术年会上午精采的内容到这儿。临近考试,同学们学业都很紧张,但讲座里的营养是长久的,下午还有非常精采的报告,欢迎同学们继续聆听。下午再见!

  上午的会议原定由建筑师分会的赵重洋秘书长主持,因为他在沈阳有会,临时由我接替,他准备了很好的主持稿,我基本是按他的稿子念的,讲得好算他的,讲得不好,算我的,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热门新闻